濟源四中市名師候選人事跡簡介
丹心一片育桃李濟源四中 陳峰1997年,帶著理想和憧憬,他踏上了異鄉(xiāng)的三尺講臺,開始人生的新篇章。他記得那天晚上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,
丹心一片育桃李
濟源四中 陳峰
1997年,帶著理想和憧憬,他踏上了異鄉(xiāng)的三尺講臺,開始人生的新篇章。他記得那天晚上父親語重心長地說“孩子,你當上了教師,我太高興了,可得好好干?。?rdquo;父親的教誨,堅定了他選擇教師職業(yè)的信念,他暗下決心,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(yè),決不能愧對“人民教師”的光榮稱號!16年過去了,他牢記著父親的教誨,那些話給他力量,使他振作,讓他始終保持蓬勃朝氣,活躍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。
汗水鑄輝煌,做最優(yōu)秀的數(shù)學教師
“作為老師,首先要把課上好,作為數(shù)學老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吸引到你這個學科,這是走向成功必須的一步。”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。他充分發(fā)掘數(shù)學歷史、數(shù)學文化以及結合現(xiàn)實生活把枯燥的數(shù)學變得豐富多彩,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特點,展現(xiàn)數(shù)學的包容性,讓每個學生既體現(xiàn)到本學科的科學嚴謹性,又體現(xiàn)到學科的通俗性、趣味性。
例如:講數(shù)列時,他會講國際象棋的發(fā)明者和國王的故事;當他講平面垂直時,他會讓學生思考幾十層的高樓大夏的墻壁是怎樣建起來的?講概率時,他會告訴學生抽獎是怎么一會事等等,通過身邊的許許多多的例子,讓學生充滿激情、愉快地學習數(shù)學。他會把一個個數(shù)學復雜的問題化解為簡單的、易懂的問題,通過深入淺出、幽默的講解,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勤于鉆研,勇于創(chuàng)新,不斷進取,讓他在數(shù)學教學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讓他贏得了學生們真心的喜愛,學生親切地稱他為“峰哥”。他曾多次獲得高考表彰,被評為省、市級優(yōu)秀教師,國家級骨干教師培養(yǎng)對象。
愛心譜華章,做最成功的班主任
有人說:“現(xiàn)代教師,應當具有戰(zhàn)略家的眼光、思想家的深邃、理論家的口才和藝術家的本領。”他卻說,有了愛,這些都會有的。教師職業(yè)的崇高與偉大,在于奉獻精神和無私的愛!他始終記著
為了這份愛,這16年他沒有好好休過寒暑假,把時間都用于外出學習;為了這份愛,在母親骨折的那天,他含淚上完了兩節(jié)課才去看望她;為了這份愛,在獻血200CC后,他沒休息,毅然站在講臺上;為了這份愛,在妻子剖腹產(chǎn)后,他沒等她醒來就離開母子倆,為的是挑起畢業(yè)班的教學和班主任工作;為了這份愛,他堅守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,一干就是14年,無論是什么班,他都帶成了受人稱贊的優(yōu)秀班級,這些班級先后被評為“校優(yōu)秀班級”,“市文明班級”,他也因此獲得市級“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師”、“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”、“市級優(yōu)秀班主任”等榮譽稱號……07年高考,他們班二本上線達25人,打破了全市應屆文科班二本上線的記錄,創(chuàng)造了二流學校趕超一流學校的奇跡,續(xù)寫了青石板上創(chuàng)高產(chǎn)的神話。……
各級領導的肯定、同事的依賴、家長的贊譽、學生的愛戴,一直是他堅守在班主任崗位上的巨大動力,也使他懷著深深的感恩之心經(jīng)常反省自己,永不停息地學習,以適應現(xiàn)代社會的發(fā)展需求。
用心促成效,做最稱職的教導主任
任職教導處主任,他的工作指導思想有二:一是管理,二是研究。他認為,嚴格管理是取得成績的基礎,科學研究是取得成績的保證。但是,僅靠管理,將缺失智慧;僅靠研究,將失去意志。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的關系。
他是教研工作的引領者。教研是一個學校教學工作的加油站,它的重要性教學人都知道。他堅持開好教研會,研討“學、研、練、測”流程,親自督促檢查,把出勤率納入考評中;選派骨干教師參加學習,一年來,學校先后派200余人次跑北京、走寧夏、看山東、賞江西、學洋思、察衡水、觀新絳,還買來了關于新課標的系列講座光盤,組織老師們觀看。專家們的講座給教師們帶來了全新的理念、全新的思維,讓老師們徹底“洗了腦”,開闊了眼界。這些教師學習回來后以身示范,有力推動了學校新課改工作。以活動為載體,凝聚人心,他鼓勵教研組以活動促進學生發(fā)展,以活動凝聚學生人心,以活動搭建融洽的師生關系。
他是高效課堂的推行者。為了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,他加強教師理論培訓,印發(fā)相關資料,組織教師學習、研討、考試。他還重視集體備課,以學科組建設為抓手,用“賽課”推進高效課堂建設,用常規(guī)檢查為高效課堂護航。
他是高效課堂的踐行者。學校大力推行“目標導學”高效課堂模式,身為教導主任的他以身作則,首先讓自己成為高效課堂的踐行者。他上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,即身動、心動、神動,師生“動”,生生“動”,小組“動”,形成一個“動態(tài)的、情感的、生動的”課堂。課改的精髓體現(xiàn)在最大限度地把課堂動起來。他認為,能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好課,一切以學生的“學”來評價教師的“教”,即“以學評教,少教多學,先學后教”。把課堂話語權還給學生,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、會說,充分展示,是他的課堂另一重要特征。他所帶的班級,學生能積極自主預習,質疑合作,“兵教兵”,課后補缺等。在2011年高考中,他所帶班級的王殊然以635的總分位居全市文科第2名,文綜成績位居全市第一;朱亞飛的數(shù)學成績位居全市第三。
行走在教學第一線,堅守在班主任的陣地上,承擔著中層領導的職責,他將為自己的教育夢繼續(xù)努力…